书摘|「为什么向孩子表达感激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?」
这一次的书摘内容与“感激”有关。我们选择了《父母的觉醒》中的一章节《 为什么向孩子表达感激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?》。
进入敬畏和感恩的境界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,表达感激之情可以提醒孩子:他们永远都不孤独,因为生活本身时刻相伴。
这样的感激之情还可以强化一个事实:生活是美好、明智与慷慨的。
读完今天的书摘,请尝试望着孩子的眼睛发自内心地对他说声“谢谢你”。
不是因为他取得了何种成绩或者为我们做了什么,而仅仅由于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
BOOK
书籍推荐
《父母的觉醒》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索、观照父母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关系的方方面面,揭示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相,指引我们在养育孩子的神圣旅程中,穿越情感与精神的复杂地貌;其深刻的教养之道,不仅将孩子身体、思维、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,也让为人父母者得到充分的成长和享受。
▲《父母的觉醒》,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。作者沙法丽·萨巴瑞出生于印度,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,如今为美国著名的正念心理学专家,现同丈夫、女儿一起在纽约生活。她利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,鼓励广大父母用爱意与真诚穿越家庭教育的困境,破解亲子关系的难题,实现精神的觉醒;其深刻的教养之道不仅将孩子身体、思维、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,也让父母得到完整的成长。
为什么向孩子表达感激
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?
“当我教你们学着感激时,其实也是传授给你们一种同孩子相处的最有力的技巧。”
进入敬畏和感恩的境界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,表达感激之情可以提醒孩子:他们永远都不孤独,因为生活本身时刻相伴。
这样的感激之情还可以强化一个事实:生活是美好、明智与慷慨的。
每周或每天在餐桌上创造一种仪式,让每个人都能表达他们的某种感谢;这能帮助孩子培养一种技能,让他们由此体会到生命的美好。与此同时,这样的实践也提醒孩子:既然接受了生活的馈赠,就必须回馈生活。
的确,这些经历教会孩子不仅要从物质上,也要从精神和情感层面上进行回馈。
我们越是表现出对感恩的重视,就越能为孩子做出表率。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欣赏与感激,那么孩子也会跟随我们放慢步调,留意自己的生活。
他们将由此学会不忽视与轻慢自己的任何经历,尊重周围的一切事物。这种感激欣赏之情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担当。
对孩子表达感激之情——仅仅为了他们的存在——是很重要的。我们很少会对孩子本真的存在表达感谢,但却总是希望他们感激我们。
身为父母,如果我们能够望着孩子的眼睛、发自内心地说声“谢谢你”,那他们的价值感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。如此一来,孩子将会明白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。
▼
我有一位30岁的女性朋友,充满了勇气与活力。然而,她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,却表现得截然相反;尤其是在面对她的父亲时,她会变得麻木不仁。最近,我才了解个中原因。
她曾把全家人请到她自己的家里,打算宣布自己要结婚的消息。当时,她的未婚夫是第一次见她的家人。由于他持有不同的信仰,所以她预计这件事会引起摩擦。我观察着她在聚会前的反应:她难以保持平静,提前吃了两片镇静药,又吞下一口威士忌。
她毕业于耶鲁大学,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;但在那一刻却变得如此焦虑失态,简直恨不得自己立即消失。
她向家人介绍了未婚夫,当他们了解到他信仰不同的宗教时,他父亲的脸上充满了愤怒。随后她父亲将她领到一边斥责:“你绝不能嫁给这个人,否则会让我在众人面前丢脸,如果你和他结婚就别认我这个父亲,从此以后你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。”
这位父亲没有祝福女儿的婚姻,也没有表达感恩之心,更不曾欣赏女儿的勇气——爱上如此特别的人。相反,他嫌弃自己的女儿,他不仅没有从女儿的爱情中获得教益,反而出于顽固的偏见而拒绝接受女儿的选择。
▼
我们许多人不愿给予孩子过自己生活的权利。我们宁愿让他们牺牲自我来成全我们的自负感。我们很少意识到,孩子并没有义务要一辈子效忠父母。他们对我们的忠诚是一种额外的优待,我们应对此心怀感激。
对孩子时时抱有感恩之心,感谢他们与我们相伴,这很重要。
“我们要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财富,感谢他们的智慧、善良、热情、活力与生机。”
我们也可以教会孩子感恩:拥有可以栖息的家,拥有可口的食物,拥有强健的身体,拥有朋友与家人的陪伴,拥有大自然的美景。
此外,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为自己具备勇气,碰到有趣的事情,拥有回馈的机会而表示感谢。
“我们要懂得感谢生命中的一切馈赠和教益,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充实,从而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满满的爱意。”
当我们教孩子发现生活中那些最小的事情并对它们表达感激之情时,也就是教他们不要一味地索取,而应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许多了。
这可以唤起孩子为他人做好事的愿望,或者说点燃他们为他人服务的心灵之火。
▼
教孩子感恩是为了培养他们心中的虔诚,向他们神圣的本质致敬。要想鼓励孩子树立起庄严的敬意,我们就必须触及自己心中神圣的本质。
“让孩子同他们庄严的心灵紧密联系,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表现出任何特别的‘伟大情操’。相反,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:孩子的本质就是伟大的。”
身为父母,只有当我们不尊重自己本性的虔诚时,才会迫使孩子去追求某种我们眼中的“伟大”,并使他们认为只有那样才能赢得我们的尊重。
事实上,这样会使他们同庄严圣洁的状态渐行渐远。孩子需要明白,要想承认与表达对自己神圣本质的感激之情,并不需要成就什么事情,而是要终其一生同自己本性的虔诚紧密联系。
如果我们不能活在感恩之中,而是受到贪欲的驱使,时刻追求更灿烂、更华丽、更宏伟的生活,以此获得满足感,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同样的熏染。
相反,如果我们享受着平凡的空气与绿荫,体验着当下周遭每一样神圣的存在,孩子也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。
于是,如果收获了更多,我们将会视之为额外的恩赐,而不会对其有过多的贪恋。
编辑:晓理,3岁孩子的妈妈。
视觉策划:邵天娇
近期文章链接:
书摘 | 我们欠孩子一堂爱情课
关于童书妈妈
教育的终点是幸福
童书妈妈致力于解决家庭教育、价值观问题
联系我们
商业合作 /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ts-mama@qq.com
参与我们
向微信后台发送“招聘”获取招聘信息
▼ 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童书妈妈市集